给深夜还拒绝入睡的你,我们的儿童节礼物:再一次,东京见
2016年12月,未来预想图Team在东京组建。我们实现了最初的计划,以每周一篇的速度,深度报道建筑与设计、店铺与零售、城市与商业、媒体与文化等领域,以独立客观视角观察日本乃至全球视野新鲜事。
在这半年的所有观察与稿件中,我们刻意与“情怀”“匠心”这些词保持了距离。让年轻人寻找初心、激发好奇心的内容已经很多,但就和“买书不读”——这个很容易坠入的死循环一个道理,你好不容易好奇起来的那些事儿,究竟是与你擦肩而过、变成你收藏夹里再也不会打开的dead file,还是成为让你继续思考、让你更好的原力?我们想让未来预想图成为后者——你们都很聪明,只是需要看到更多思考角度。
其中,“城市系列”与“实体店系列”成为我们最有趣的两组系列报道。对东京这个城市的观察,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想要的城市的影子——当然不是说,东京什么都很赞,但在这个充满多样化又常常脑洞大开的城市里,至少给我们呈现了多种可能性。
如果你们记得,我们去采访报道了东京的流浪汉,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选题,你会看到不同利益角度的多方视角,也能看到,东京的城市管理者、公益组织、民间机构们,如何处理一个让人头痛的城市问题,更重要的是,在这一过程中,居民们又做了什么,事件在解决过程中又有了怎样的变化,最终促成了什么。一件事,绝不是吵吵嚷嚷就过去了,更重要的是,它对今后类似事情的价值又是什么。
我们甚至以城市观察为主题,出了一本杂志书(Mook)《一个人去东京》,它即将于今年夏天出版。我们很快会有一些预售与线下活动,欢迎大家来嗨。
至于实体店系列,我之所以很喜欢它,是因为感到:一个城市的无趣,是从人们都窝在家里开始的。有多少人,在“兴趣”这一栏只能填上“看剧”?只要去翻一下少年们的影评,就知道这真是个门槛与成本通通最低的兴趣了。但这未必是大多数人的错——公共空间减少、实体店体验太差、生活成本增加,除了工作,大多数人实在是无事可做。但多想一步就能发现,最吸引年轻人的那些事在哪里?在中国,也许是去互联网公司赚钱。但在日本,答案分散很多。虽然全世界的年轻人早已在SNS上建立了第二国度,但在海的那一边,他们的生活空间更为多样,可选项也更多。那些让他们觉得“有趣、我也要加入”的事,可能是从儿时就有接触、甚至平日生活中就逐渐建立好感的东西。
我们太想让大家看到这些了。
因为只有这些东西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空间,我们才会把“好奇”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,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的可能性,也至少能增加那么一分。而但凡有些事能用心去做,就能打动更多人。多年以后,我们的青春回忆与情怀,会建立在自己的文化与产品之上。
首先,Mook系列将继续制作。我们会不断提出新的主题。6月开始,我们会启动新一轮Mook制作计划。
其次,我们会增加微信推送频次(这个也被读者吐槽过,好的,我们改)。我们会增加两个板块的内容:
一是“Flash Japan”,我们在日本看到的新鲜事,会立刻告诉大家。它的篇幅会更短、直捣核心,讲完就跑。这个栏目也会开放给我们的读者,欢迎大家投稿。
二是“东京商业故事”,这是我在《第一财经周刊》对东京商业的观察专栏,我会不定期也将其刊载于“未来预想图”微信号上。
我们对实习生的要求和半年前一样:
1,首先,你已经在东京生活一段时间,可以熟练使用日语查询资料、采访。
2,你的朋友说你是个有趣的人。
3,你总能发现各种新东西。
4,你对新事物感到好奇,而且总想弄清楚它们是怎么回事。
5,强迫症,对文字质量与事实准确性有自律标准。
对照一下,上述条件符合两项以上,发邮件给我们吧(),试着在邮件正文推销一下你自己,附上简历与能证明你能力的东西。
我们一起来做些有趣的事。东京见。
未来预想图Team Leader:赵慧